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没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对本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无法保证或存在异议。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008,894,29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分别为2522万辆和253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999万辆和201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5%和6%,2020年受国Ⅲ汽车淘汰、治超加严以及基建投资等因素的拉动,商用车全年产销呈现大幅增长,2020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23万辆和513万辆,首超500万辆,创历史新高,商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8.7%。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产品包括柴油燃油喷射系统产品、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产品和进气系统产品。年初以来,公司积极抢抓市场机遇,抢抓重点产品、重点客户,实现市场份额的稳步上升。三大系统业务快速增长,实现公司营业收入超百亿的目标。
1、柴油燃油喷射系统产品广泛用于各档功率的柴油机,为各类载货车、客车、工程机械、船用、农机、发电机组等配套。公司在做好与国内主机配套的同时,部分产品还向美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出口。产品可满足国家排放法规标准。
2、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产品,为国内各主要汽车、摩托车、通机厂家进行配套,产品可满足国家排放法规标准。
3、进气系统产品(增压器),为国内多家小缸径柴油机厂和部分六缸柴油机厂家配套,满足轻、重型商用车和部分乘用车及工程机械等需求。产品可满足国家排放法规标准。
4、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包括膜电极、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以及BOP关键零部件,为国内外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厂家配套。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等。
2021年是“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年,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总体会在低基数和复苏共振的影响下保持增长。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汽车产业将全面进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的阶段。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赋予中国汽车产业更加重大的责任。“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将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从发展形势看,促进汽车消费是稳增长和扩内需的主要任务;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手段;排放法规升级与新的“双积分”政策倒逼企业进行更严格的降耗减排改革;碳达峰和碳中和促进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智能网联,ADAS及智能座舱快速渗透,5G推动车联网的发展。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公司将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行业挑战,把握行业发展机遇,为共同创造汽车产业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公司经过六十多年的耕耘,已经成为国内汽车核心零部件骨干企业,现有的汽车零部件核心业务80%的产品均与电控系统配套和实现电控化,在自主品牌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战略,以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为核心,其它相关领域为补充,布局新能源汽车驱动技术,推进氢燃料电池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市场目标:巩固现有业务市场地位,站位新业务潜力市场;技术目标:加强支柱业务技术实力,布局新业务前沿技术,以现有业务为基石,积极拓展新领域。努力实现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导者的企业目标。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公司债券
年初以来市场环境复杂多变,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政府迅速出台应对疫情和促进复工复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宏观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呈现快速复苏的态势,实现经济由降转升,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汽车行业的表现大大好于预期,全年产销虽稳中略降,但总体呈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年汽车产销分别为2,522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999万辆和201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5%和6%,其中,商用车产销分别为523万辆和513万辆,同比增长20.0%和18.7%。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董事会积极响应国家防疫要求,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勇于履行社会责任,紧紧抓住国家经济复苏的政策机遇,凝心聚力、协同奋进,全年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经营绩效指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84亿元,同比增长46.67%;实现利润总额30.03亿元,同比增长22.54%;总资产为273.51亿元,同比增长14.16%;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82.82亿元,同比增长7.60%。
1、抢抓市场机遇,实现营业收入百亿新突破。年初以来,公司积极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抢抓机遇,抢抓重点产品、重点客户,实现市场份额的稳步上升。三大系统业务快速增长,实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的目标。燃喷系统业务:共轨泵全年销售210万台,创历史新高;VE分配泵在非道路市场份额提升,销量突破35万台,同比增长近20%;后处理系统业务:汽油净化器全年销量超200万套,柴油净化器全年销量超50万套,同比增长均超50%。乘用车市场整体占有率不断上升。商用车市场积极拓展核心客户国六项目。在非道路市场,建立了重点项目客户群。进气系统业务:四缸增压器布局汽油机市场,获取重点项目客户群体,在柴油机市场占有份额保持领先。六缸增压器主机销量同比增长超50%,成功获取重要客户国六项目。 与此同时公司精密制造、零部件加工的制造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2、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进新品开发。继续深挖燃油喷射系统产品的技术潜力,扩大重点客户的项目产品,汽油增压器产品逐步实现了在主要客户项目的量产,六缸增压器争取到重要客户的全系列天然气项目,四缸汽油增压器乘用车项目陆续获取新国六B项目,四缸柴油增压器成功获取重点市场国六项目。尾气后处理系统产品在乘用车上完成了核心客户国六GPF催化剂产品封装开发,实现批量供货,在商用车上正在进行WSP2.0封装平台的开发,各阶段试验如期完成;新能源产品完成了核心零部件功能样品的设计、试制和测试,掌握了基本的研发能力。氢燃料电池产品: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完成了从催化剂、气体扩散层(GDL)到膜电极(MEA)的全自主核心材料开发;完成催化剂涂覆膜(CCM)的全水系墨水配方优化和催化层整平优化,性能获得较大提升。延伸领域产品:首台智能座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