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堂会审丨民间借贷之名难掩挪用公款之实

图为河南省郑州市纪委监委第十五审查调查室工作人员围绕王伟兵案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穆伟伟 摄

这是一起国企领导干部与他人共谋,通过签订虚假借款合同将公款挪用给个人使用的典型案例。本案中,王伟兵等人的问题线索是如何发现的?该案的查办对于强化国有粮油企业监管有何启示?王伟兵等人通过签订合同方式出借公款,是正常的民间借贷还是挪用公款犯罪?我们特邀有关单位工作人员予以解析。

王伟兵,男,1991年10月加入中国。曾任河南郑州国家油脂储备库(以下简称“郑州油脂库”)副总经理,郑州粮油物资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粮集团”)党委委员、董事长等职。

贪污罪。2017年4月至5月,王伟兵利用担任郑粮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便利,与时任郑粮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李金成(另案处理)共谋通过虚开发票报销方式套取公款共计200万元人民币(币种下同),其中130万元用于归还李金成此前为王伟兵垫付的购房款,剩余款项由王伟兵、李金成占有使用。

挪用公款罪。2013年至2016年,王伟兵和李金成共谋利用职务便利,将郑粮集团3302万余元公款出借给某担保公司负责人刘某某、某公司负责人崔某(均另案处理)经营使用。

其中,2014年至2015年,王伟兵、李金成与时任郑州油脂库主任王纪伟(另案处理)共谋,通过郑粮集团与郑州油脂库先签订资金出借合同,再由郑州油脂库与崔某、刘某某签订资金出借合同的方式,将郑粮集团1702万余元公款挪用给崔某、刘某某进行营利性活动。

2015年9月,王伟兵为帮助其特定关系人支付购房款,与王纪伟商议以崔某名义借用郑州油脂库公款100万元,后由崔某向郑州油脂库出具100万元借据。2016年6月,王伟兵与王纪伟再次将郑州油脂库公款10万元借给崔某使用。

受贿罪。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王伟兵利用担任郑粮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便利,以借款为名向刘某某等人索要财物共计205万元。

【立案审查调查】2021年1月27日,郑州市纪委监委对王伟兵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同年2月1日,经河南省监委批准,对其采取留置措施。

【移送审查起诉】2021年7月29日,经郑州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郑州市监委将王伟兵涉嫌贪污、挪用公款、受贿一案移送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郑州市人民检察院指定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党纪政务处分】2021年8月25日,经郑州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郑州市委批准,决定给予王伟兵开除党籍处分;由郑州市监委给予王伟兵开除公职处分。

【提起公诉】2021年9月23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以王伟兵涉嫌贪污、挪用公款、受贿罪向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一审判决】2022年5月30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以王伟兵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5万元;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5万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0万元。王伟兵提出上诉。

【二审裁定】2022年7月6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王伟兵等人的问题线索是如何发现的?该案的查办对于强化国有粮油企业监管有何启示?

彭亮亮:2020年11月6日,郑州市纪委监委收到李金成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后李金成主动投案,其到案后仅交代了部分问题,对其他问题闭口不谈。专案组通过大数据查询、梳理相关财务凭证,发现2014年11月,郑粮集团有500万元公款以郑州油脂库借款名义转给刘某某使用。之后,专案组通过询问有关证人,调取相关书证,查清了王伟兵、李金成、王纪伟共谋虚构郑粮集团与郑州油脂库的借款协议将公款出借给刘某某等人使用的事实,至此揭开了郑粮集团系列腐败案的“盖子”。

郑粮集团系列腐败案涉案人员共11人,涉案金额高达6700余万元。王伟兵等人的违纪违法行为严重侵蚀了群众利益、造成国家巨额财产损失,暴露出郑粮集团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内部制度不健全,党委会、董事会形同虚设。王伟兵集人权、财权、事权于一身,在单位大搞“一言堂”,家长制作风严重。二是监管缺位,“多头管理”变成“多头不管”。郑州市国资委对郑粮集团履行出资人职责,郑州市粮食局是郑粮集团的业务主管部门,两部门缺乏有效沟通,未进行实质审核把关,客观上给王伟兵等人实施违纪违法行为提供了机会。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弱化,集团员工纪法意识淡薄。郑粮集团党建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王伟兵等人信奉所谓“国企特殊论”,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搞变通,公款吃喝现象严重,败坏集团风气。

马巧丽:郑粮集团系列腐败案具有典型性,该案的查处也是郑州市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力体现。我们通过对王伟兵等案中人进行精准画像,找出其蜕变的主客观原因,并编发典型案例通报,制作警示教育片,在全市国有企业系统开展专项以案促改,督促全市国有企业以该系列案件为镜鉴,汲取深刻教训,健全完善制度,消除风险隐患,切实推动办案成果向治本成果转化。

发案单位郑粮集团党委围绕“人、财、物、权”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的制度建设进行全面审查,建立完善了郑粮集团党委重大事项决策权责清单、财务内审制度、粮油仓储监管手册等25项制度,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同时,针对“多头不管”的问题,郑州市加快国有粮油企业改革步伐,成立了郑州粮食集团,整合了郑粮集团等6家粮食企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经营管理。市纪委监委加强“室、组”协同,强化对国企以案促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国有企业项目投资、担保借款等重点环节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共排查风险点217个,制定整改措施217项,对违规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发现问题150余条,有关问题线索正在核查中,下一步将对涉嫌违纪违法人员严肃追责问责。

王伟兵等人出借郑粮集团公款是否系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其通过签订合同方式出借公款,企图将挪用公款行为混同为民间借贷,如何有效区分?

张卫星:本案中,王伟兵、李金成为了“合理正当”地将郑粮集团公款借给崔某、刘某某进行营利性活动,每次挪用公款前均会召开集团领导班子会议进行集体研究,形成“同意借款”的集体决定后,再安排财务人员履行借款程序并转款。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经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将公款给个人使用,不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王伟兵、李金成的行为看似符合上述出罪规定,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王伟兵、李金成在郑粮集团领导班子会议上,隐瞒了将公款借给崔某、刘某某进行营利性活动使用的真实目的,仅表示将公款借给郑州油脂库使用,使得其他班子成员误以为借款是为了帮助兄弟单位渡过资金难关而同意借款。因此郑粮集团班子“同意借款”的集体决定并不具有将公款借给崔某、刘某某使用的真实意思,本质上王伟兵、李金成系超越职权,个人擅自决定将公款借给其他自然人使用。

实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