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6月28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山东省文化馆、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红色沂蒙 多彩非遗——庆七一临沂莒南非遗保护成果展首次在省文化馆开展,绽放美丽省城济南。
山东省文化馆馆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赵新天,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吴晓颖,山东省文化馆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李思峰,山东省文化馆副馆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芹,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岳伟,莒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华,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孙增利等出席活动。
本次展览是“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深刻内涵的活态展示,是莒南红色文化传承、薪火相传的生动见证,集中呈现了“山东手造·莒南好例”莒南非遗保护传承丰硕成果。近年来,莒南县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非遗普查为基础,以宣传展示为载体,以传承发展为目标,积极进取,主动作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展示展销结合、多方协作联动,积极开展非遗宣传展示、公益培训、非遗市集等活动,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与现代生活充分联结,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亮丽风采、勃勃生机,推动非遗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提供了非遗保护实践的“莒南方案”。
本次展览主要包含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多个非遗类别,涵盖省级、市级和县级非遗名录体系,集中展示薛家窑泥陶、葛氏正骨法、高榆木梳、黄杨木雕、葫芦雕刻、手绣、剪纸、割绒绣、琅琊雕版铜拓、宣纸烙画、彩绘瓷、石雕石刻、莒南茶等13项非遗项目300余件精品力作,将红色文化之美、非遗之韵和工匠精神汇集一堂,多角度呈现丰富的非遗保护发展成果,为赋能非遗传承创新和乡村振兴汇聚智慧力量。
在非遗展厅,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并邀请市民参与沉浸式体验,让展览充满了乐趣与活力,让非遗更加紧密地融入现代生活之中。
盛夏之日,文化更浓。高温之下,挡不住家长和孩子们感受非遗的热情,尽情沐浴浓浓的传统文化,展览现场人流攒动,气氛热闹。高榆木梳、黄杨木雕、葫芦雕刻、手绣、剪纸、雕版铜拓、彩绘瓷、宣纸烙画……一件件独具文化特色的非遗产品,让观众在感受莒南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了非遗技艺的精妙绝伦,体会了非遗的红色之美、文化之魅、韵味之浓,让非遗焕发更加迷人的绚丽光彩。
此次展览是莒南县首次在山东省文化馆举办的专题展,莒南县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为指引,以创新创意为视角,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进一步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非遗资源,打造具有代表性、地域性的系列非遗产品,传承红色基因,讲好莒南故事,着力打造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红色沂蒙 多彩非遗”品牌,努力形成固化成果。
本次“红色沂蒙 多彩非遗”庆七一临沂莒南非遗保护成果展一经开展,中央、省、市、县20家媒体齐聚山东省文化馆,聚焦非遗,聚焦莒南,纷纷对此次非遗保护成果展广泛宣传推介,瞬间掀起非遗宣传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