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亩均效益是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中重视的一个指标。我们注意到,近期安徽省官方总结梳理了全省“提高亩均效益十二法”,用案例的方法讲述了各地提高亩均效益的创新实践,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zsyznc)第一时间进行了汇集整理供参考。
像耕种农田一样经营企业,一块地从“低产”到“高产”,就必须算好经济账、资源账、环境账。“腾笼换鸟”就是要将低效土地和厂房,通过更换经营主体的方式招引高产出项目和企业。“亩均论英雄”作为一个倒逼机制,可以有效倒逼亩均效益不高的企业,必须加快通过转型升级、“腾笼换鸟”的途径寻找发展新路径。
“有好项目,却拿不出地。”这是合肥经开区曾一度面临的发展之痛。如何破解这一“成长的烦恼”?2016年,合肥经开区自我加压,在全省率先树立“亩均论英雄”的发展观念,对占地工业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动态评价,并实施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向亩均要效益”,打造“亩均效益高产区”,《关于印发等四个文件的通知》应运而生,实行产业优胜劣汰,激励和引导企业形成亩均产出最大化的发展导向。
在文件试行期内,该开发区组织开展2016-2018年度三次占地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工作,328户占地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从17.7万元提升至22.41万元,A类企业数量从67户提升至85户,A类企业亩均税收从30.14万元提升至32.64万元,低效企业占地面积从30.2%下降至17.7%。
在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云集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很难想象这里原是一片闲置烂尾的工业厂房。“‘腾笼换鸟’后,产业园亩均税收达到153万元。”合肥经开区人事劳动局局长刘干说。
合肥经开区建立兼并重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区内外龙头优势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收购、兼并、合资、合作、合并等形式对区内低效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充分发挥优势企业在技术、管理、资本、市场及品牌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资源要素的整合、置换、嫁接和重组改造等,盘活低效存量资产,带动区域产业升级。
在海尔集团位于合肥经开区的生产车间里,机器高效地运转,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而这以前却是产能严重过剩的济钢日力项目地块,327亩土地和10.7万平方地上建筑物长期处于低效利用或闲置状态。2017年,合肥经开区积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和引导海尔集团对济钢日力的全部土地和厂房进行收购,建设年产300万台滚筒洗衣机和150万套中央空调等高端家电智能工厂项目,有效整合和盘活了327亩低效土地等资源要素,化解和淘汰过剩落后产能,成为该区“腾笼换鸟”的经典案例。
近年来,马鞍山市粤美金属制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实施“机器换人”,加速企业“智变”步伐,成为当涂县智能家电行业通过“机器换人”提升“亩均效益”的典范,连续3年亩均效益评价均为A类。2020年该公司上交税金3800万元,亩均税收19万元/亩。
2018年省政府印发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后,粤美金属由被动“机器换人”变为主动要求“智变”,实施了机器换人技改项目,在不涉及新增用地前提下,投入3.5亿元用于扩建、改建、购置设备等一系列智能化改造。大力实施“机器换人”的背后,是政府引导扶持和服务力度的不断加大,通过发挥政策红利的杠杆作用,让“机器换人”不仅有数量上的提升,更有质量上的飞跃,粤美金属公司累计获得省市县技改补助、机器人奖补等资金1500万元。
大力实施“机器换人”,加快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不断推动企业管理水平更上新台阶。粤美金属公司自成立之初便建立创新平台、自动化研发中心,自主研发“机器换人”设备,经过十年持续创机器人“耕”出高产田新和投入,实现通过ERP系统、MES系统(涵盖生产制造执行管理、PDA物料条码管理和配送)等,有效提高了车间智能化管理水平。企业大部分繁琐的装配工序已被机器所代替,生产效率提升显著。近三年来,粤美金属通过实施“机器换人”技改项目,企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能源利用率得到提高,降低了企业综合运营成本。
粤美金属的案例在马鞍山市不是个例。当涂县通过政策激励、示范推广、培育服务等方式,推动“机器人+”“数字化+”“互联网+”等创新业态赋能传统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在国星生化、马钢姑山矿2家企业工业互联网试点经验基础上,当涂县选取粤美金属作为标杆示范,导入战略合作方海尔数字科技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模式,加快平台打造、应用试点。同时,积极推动机器换人等成熟模式的应用推广,持续实施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引导培育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截至目前,共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和省级绿色工厂1个,省级数字化车间11个,应用机器人621台套。
马鞍山市博望区鼓励低效用地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工艺改进、新产品开发、“零土地”技改、“机器换人”等措施,提高产出水平。该区鼓励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实现智能化生产,对企业购买机器人(自由度≥4),按照设备合同金额的15%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年。目前“上云用数赋智”项目培育库在库项目5个,莱特气弹簧、住方科技、金泉介质等3家企业获得市级数字化车间认定,莱特气弹簧同时获得省级数字化车间认定。完成东海裕祥、海天重工、华菱西厨等3家企业智能制造诊断。其中莱特气弹簧通过机器换人实现亩均税收同比增长612%,土地利用效益显著提高。同时,鼓励企业在“零土地”技改基础上提升土地利用效益。2021年全区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1.87亿元,同比增长12.7%,超考核目标0.7个百分点。其中乔崴进通过技改提升亩均税收同比增长400%,力源数控通过技改提升亩均税收同比增长126%,亩均效益显著提升。
增量土地逐渐减少,用地成本不断攀升,在土地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如何挖掘存量用地潜能、提升土地效能,成为各城市、尤其是较为发达的城市的重要课题。
传统模式下,工业企业在单层厂房进行生产加工。而在向天空要空间,向地下要空间、提高企业建筑容积率和空间利用效率后,多层的厂房让工业搬“上楼”,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空间的利用效率。“分子”倍增,也让“分母”的产出倍增。
安徽省佳艺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是我省唯一一家生产户外休闲家具、野营帐篷、沙滩桌椅、沙滩伞等户外休闲用品系列的企业。历经11年打拼,目前,佳艺休闲已成为了一个国际品牌,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客户遍布欧美、中东以及亚太地区。
企业面对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厂房建设、新设备、生产线上持续扩大投入成为了“刚需”。“面对有限土地的制约,我们通过专业设计,合理规划,有效整合,从一间厂房到两间,从一层厂房建设到两层,层次分明,井然有序。”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有限土地的合理整合后,该公司还建造了员工宿舍、食堂和休闲区。不仅如此,他们充分利用了停车场外围和食堂门口,设计出一个产品展示通道,给宾朋入厂时一种夹道欢迎之感。虽然场地有限,但公司不忘保留一定面积的绿化,合理栽培各种绿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土地作用,突破土地面积困。